華文出版巿場VS.台灣競爭力的Q&A

1998年2月19日台北國際書展座談會 ◎王榮文

Q:能不能先描繪一下「華文出版巿場」(Chinese Book Market)的現有規模?以及,台灣在世界出版產業地圖上的相關座標?

A:如果用1996年底的數據和匯率來推估,現有「華文出版巿場」的規模應該有60億美元。使用華文的潛在總人口是12.9億人,上述巿場銷售總值主要分布在四大地區:●中國大陸地區的34億美元(約267億人民幣);● 港澳地區的5億美元;●台灣地區的20億美元(約500~600億新台幣);●星馬美加等其他華人地區的1億美元。

到目前為止,以兩岸三地為主的「華文出版巿場」還不是一體化的巿場,還有簡、繁字體的問題,有製程、巿場的整合問題;當然最主要的是兩岸的意識型態,兩岸對政治、經濟、社會等發展方向和對傳媒態度都還有一些岐異問題。這些內外在因素交互作用,加上大陸12多億人口的教育程度提升、國民所得增加……都需要一段時間,預料整個「華文出版巿場」的發展成熟,最快也還需要25年──我假設的基礎不科學,一個參照基準是要達到目前「英文出版巿場」和「日文出版巿場」的成熟程度需要這麼長時間,另一個參照基準是個人經驗,我看到台灣出版產業從青澀到目前的成熟度也花了整整25年(1973-1988)。

我們現在就以台灣2,152萬人口的圖書銷售額20億美元,來對照一些國家地區的產業數據:

(1)英國人口約為台灣2.7倍(5882萬人);圖書巿場約為台灣3倍(國內25.35億英磅,國外10.89億英磅,合計約62億美元)。

(2)美國人口約為台灣12倍(2.655億人);圖書巿場約為台灣13倍(273.16億美元)。

(3)德國人口約為台灣3.8倍(8180萬人);圖書巿場約為台灣5倍(155億馬克,約100億美元)。

(4)日本人口約為台灣6倍(1.26億人);圖書巿場約為台灣4.7倍(1兆930億日幣,約94.3億美元)。

(5) 港澳人口約為台灣三分之一(680萬人);圖書巿場約為台灣 四 分 之一(5億美元)。

(6)中國大陸人口約為台灣57倍(12.23億人);圖書巿場約為 台灣1.7倍(267億人民幣,約34億美元)。

再推論,「華文人口」(12.9億人)約為「英文人口」(4億多人)的3倍,但目前「華文出版巿場」(60億美元)可能只佔「英文出版巿場」(420億美元)的七分之一 。如果港、台的出版巿場和英、美、德、日一樣發展接近飽和,那麼,華文出版巿場最大規模的成長空間的確是在中國大陸了。1995年37.8 %、1996年43.5 %大陸巿場的高增長率(德國連續五年,每年年增長率約為3.5 %)也暗示,華文讀書大社群的興起指日可待。

Q:能不能再描繪一下目前兩岸三地(中、港、台)在「華文出版巿場」的競合與自立共生關係?以及,台灣現在的競爭優勢和角色扮演之道?

A: 1988年之前,兩岸三地的出版巿場是分立操作、自給自足的。如果 1988到1998這十年是兩岸三地的出版人在競爭與合作之間實踐、摸索,1998年之後的主流應該是「策略聯盟」的觀念(尋找互利共生的伙伴)在被實際運作。因為有兩個大因素也在催化著這件事:一個因素是大陸龐大出版巿場引發的規模經濟的考量;另一個因素是二十一世紀3C數位科技革命所帶來的跨時空或零時空差的整合力量。

由於出版產業有相當程度的地域社會文化特色,長期來說,「華文出版巿場」的最終核心既然在中國大陸,最終還是要由當地的出版人和足夠量、高質素的知識勞動人口(作者、編者、讀者)作為主體自我完成。台灣和香港現階段擁有的是,在大陸的閱讀產業從青澀到成熟進程中,「有過渡時期的競爭優勢」,因為這兩個地區的巿場機制都已經完全開放成熟,對出版品產、銷創意的實踐經驗豐富,產業的機能完備,幾乎與世界先進國家同步,這些經驗用來滿足未來大陸讀書社群的需求,應該可以使得上力。

台灣比香港更幸運的是巿場規模恰好可以自立自足,內外在環境條件不錯,所謂「台灣在華文出版巿場發展成熟的過渡期間有競爭優勢」,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指標抽樣來理解。

(1)店銷書零售巿場高度競爭,要在有限量空間經營無限量產品,出版人無不挖空心思,結合事件、話題、媒體、 通路賣力演出,爭取讀者。

(2)台灣出版人有直銷、傳銷,以及郵購、特販的巿場操作經驗,可以支持特定產品經營區隔通路,從而創造台灣出版品豐富精緻的多元風貌。

(3)台灣出版人近幾年在同業種、異業種間結合傳統出版與電子出版(特別是CD-ROM Titles)的合作經驗,以及在  Internet 設站和網路書店電子商務的學習經驗,都是未來我們內容產業能否透過數位科技變成媒體通路?知識載體?教育娛樂工具的關鍵因素。

(4)由於華文出版巿場一體化、國際化以及規模經濟的考量,台灣的出版業者也開始考慮向公眾巿場募集資本,也就是股票公開上巿。

以上這些台灣經驗的描述,無非是要說明台灣是國外出版人要經營華文大巿場進可攻、退可守的現階段最佳伙伴。台灣有成熟的產業條件讓長期的策略投資目標可以用短期的現實收益來逐步達成。並且,台灣出版人豐富積極的兩岸三地出版合作經驗,更是成功的保障。

Q:你說現階段擁有智慧產權的國外出版人,進入華文市場的捷徑是選擇台灣作為Partner,能否說明你們的合作策略和具體作為?

A:合作的層次和程度會隨著大陸出版市場的開放狀態調整,現階段最適當的合作是兩岸三地與智財授權人共同選定「產品領域」(如百通的科技領域),小從製作成本的節省、製程的分工、市場的風險分攤,大到資本、人才、技術的產銷完全合作都有可能(營運體公司組織的合作則還有很多困難)。

另外要說的是品牌的合作策略,同樣的出版品在不同的地域行銷,除了有 Localization的內容需求外,使用當地被認知和信賴的品牌較易成功。這就促成兩岸三地,甚至外國Partner共同合作的機會。

我願意再和大家分享遠流摸索數位出版的經驗。這幾年來,我們在光碟、網站和資料庫的開發製作和經營上,充滿機會和風險,因為我們必須在原有的專業編輯團隊之外,結合新的內容專家、媒體結構專家、電腦工程師、動畫工程師和行銷專家一起合作,才能把豐富的傳統出版內容,轉化為多型態、跨平台、多語種的多媒體出版品。只有透過同業、異業間的大量合作,結合資金、技術、人才,追求品質、速度、利潤才能創造雙贏的機會。

Q:仰賴國外書的翻譯絕對不是華文出版巿場的全部,華人智慧財產的研發、製造、經營與管理一樣重要,不知你對兩岸三地出版人有何期許?

A:如果華文出版巿場現有的自製翻譯比例是65 %比35 %,我們當然希望有一天英文世界、日文世界也有一樣比例使用到華文的智慧資源。「創造智慧、分享世界」,應該是兩岸三地出版人跨世紀的新使命。二十一世紀應該是中文世界回饋其他語種的時候了,我們應該從文化輸入國變成文化輸出國。特別是我們生逢其時,有機會運用出版新科技給舊文化資產新生命。數位化工程必然帶來新的內容革命(如四庫全書、漢語大字典、廿五史的光碟版)相信新創造的、新轉化的文化財可以對國際社會有所貢獻。

Internet的發展也使我們在思考出版有不同的想像。透過它,我們容易主動地把知識送到需求者的家裡,我們願意主動地走到每個人中間,做每個讀者的朋友。拜科技之賜,顯然我們可以在空中建構一個「沒有圍牆的學校」(也可以叫做強調終生學習的網路大學),我們也可以在分立的華文巿場整合一個跨地域的新學習社群,或者在分立的兩岸三地,找尋有相同閱讀樂趣,共組可以分享知識的快樂新族群(也許它叫做金庸小說讀書會、三國志讀書會、CHAPTER 1 俱樂部……)。這些都是可以做到,出版人可以放手合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