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20日於香港書展 ◎王榮文
接到主辦單位傳給我這次研討會的主題——《電子出版與網絡出版的實踐》,我試擬了好幾個可以向大家報告的題目,發現一要動筆就無法完工,不是碰到資訊專業知識上的限制,就是隔行如隔山、不易探知不同產業的堂奧。
到底講什麼可以避重就輕而又引人興味?
我試著用《電子出版在台灣》(Online Publishing and Electronic Publishing in Taiwan)這種籠統的講題。
●這個題目可以讓我探討一部分的「華文電子出版史」,這十年來在幼教光碟、語文學習光碟、電腦遊戲光碟……認真耕耘的夥伴,他們開拓市場和成功轉型的故事值得研究。
●這個題目也可以讓我報告遠流的個案故事。我們曾在光碟製作上摸索,現正經營網路社群書店(Ylib.com)、未來走向知識庫出版與IA加值合作(Wordpedia.com),這裡面有挫敗、有辛酸、有徬徨、有歡喜、有驚奇,正是「傳統產業科技化」典型的焦慮和不得不走的道路。
●這個題目也讓我可以探討:在知識經濟、娛樂經濟的浪潮之下,到底傳統出版和電子出版面臨什麼樣的大未來?跨媒體、跨載體、跨產業、跨地域的分工合作應該如何進行?人類的知識傳承和閱聽行為何時會有何種大改變?……
以下是我的提問和報告;有些問題我有答案,有些問題我提出,希望拋磚引玉、和大家一起尋找答案。
一、出版的本質?出版的領域?出版的型態?──傳統的紙本書、有聲書、影像書和新興的電子書、光碟產品、網際網路、資訊家電(IA產品)有何異同?是否可以上述不同型態的閱讀載體(carrier)來區分傳統出版與電子出版?
二、如依載體區分,用電子出版能否涵蓋網絡出版?如是,則《台灣的電子出版史》可分 「光碟出版」、「網絡出版」和「IA出版」(離線閱聽) 三部分敘述。
三、這十年來的光碟製作公司,哪些是資訊人的組成?哪些是傳統出版人的投入?各有什麼命運?選擇幼教光碟開發的有哪些公司? 選擇英語學習光碟開發的有哪些公司?引進國外光碟代工製作出版行銷的有哪些公司?哪些公司失敗出局?哪些公司成功地策略轉型?
四、轉型為傳統雜誌產業,卻以附贈多媒體光碟來加值,充分使用店銷通路、直銷通路及定價優勢,成功進入英語學習市場的是哪一家?
五、哪一家公司以既有的「人員直銷」優勢,規劃全套英語光碟學習課程並配合網站加值服務,在電子出版上轉型成功?
六、電腦遊戲軟體光碟是電子出版產業的範疇嗎?還是自成遊戲產業?它的產銷體系有多完整?線上遊戲的興起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有大貢獻嗎?網咖是電子出版的新通路嗎?韓國政府廣設「遊戲設計學校」、「動畫設計學校」以及鼓勵網咖為全民資訊站有何策略企圖?台灣的哈日風、哈韓風是從電玩吹起的嗎?日韓的三國電玩和華人的三國電玩有何不同?臥虎藏龍的娛樂經濟產值和文化傳播啟發為何?
七、「娛樂經濟大未來」的作者沃夫先生(Michael J. Wolf)說:要在網際網路上做生意,只有四種方法可以賺錢,就如同所有的娛樂事業或媒體一樣── (1)收入場費,如看電影、看表演、進主題樂園;(2)收訂閱費,如訂雜誌、訂HBO、招收網路會員;(3)收廣告費,前提是有足量的點閱人口;(4)直接在網路上販售產品或服務,如Amazon書店。準此商業模式,可否探討「網絡出版在台灣」的實踐經驗?
八、可否以「遠流博識網(YLib.com)」的經營檔案作為《網絡出版在台灣》的個案故事?並從中探討華文網絡通路與網絡出版的挑戰與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