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20日第一次稿子 ◎王榮文
一、總統的願望
陳水扁總統曾經於2004年5月13日出版的第135期「阿扁電子報」中正式表示,建立台灣主體詮釋、編纂台灣大百科全書之重要性:
「阿扁一直認為我們應該要有一部《台灣大百科全書》,一部能夠忠實凝塑時代潮流與台灣民情的百科全書,一具研究台灣最完整而快速的搜尋引擎。」
「
未來阿扁計劃結合學界、出版界、媒體及政府的力量,一起來編纂《台灣大百科全書》,預計先發行中、英文版以及網路版。這部百科全書將成為台灣文化的智庫,讓我們的下一代瞭解台灣是什麼,知道台灣有什麼。阿扁希望透過《台灣大百科全書》的出版,把文化結合創意,將知識融合於生活之中,不但能更清楚地描繪出台灣自我的圖像,更要成為台灣文化與全世界接軌的橋樑,讓所有的國際友人能夠發現台灣、認識台灣、而最後愛上台灣。」
二、學者的看法
◆黃慕萱〈百科全書之我見〉
1.緣起
大致而言,百科全書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甚至一種語言或文化學術力量的展現。換言之,百科全書的編輯出版,是衡量一個國家科學文化的水平和綜合出版能力的重要指標。
為了記載這一段歷史,並且為台灣今日的思維和觀點留下記錄,編製一套本土化的百科全書確有其價值與必要性。雖然以台灣目前出版業的生態,要組織如此龐大的編輯群(國外百科全書公司動輒擁有一二百位專業人士擔任編輯,如Encyclopaedia Britannica和World Book的全職編輯群都有165人至175人之多)並募集足夠的經費實在是一件不大可能的事;不過台灣人的聰明才智一向不可思議,我們往往能在少量的人力與資源下創造奇蹟。
百科全書僅涉及知識的骨幹(outline of knowledge)—-其不能,也無意蒐羅天下所有的知識和學術。然而即便如此,古今中外,百科全書仍被圖書館界視為參考資料的核心。
正因為其所要涵蓋的是該文化所詮釋的人類所有知識,所以百科全書的編者或出版商,往往會左右該部百科全書所呈現的容貌與其代表的精神。因此,不管願不願意承認,台灣地區已形成其特殊的文化體系,這個文化所詮釋的人類總體知識,目前尚未被整理與記錄。
本文將從百科全書的歷史面、出版趨勢以及文化性等方面,來分析美國百科全書業的發展,對台灣百科全書業所面臨的處境與困難加以探討,並嘗試提出較為可能的解決方案。
2.百科全書的歷史與發展趨勢
《大英百科全書》也早在1902年即「歸化」美國(註3)。此外,控制百科全書市場的四大公司也清一色為美國籍,由此可見美國百科全書出版事業的確在全球市場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3.百科全書之出版狀況(略)
4.台灣出版本土化百科全書之必要性(略)
5.編纂台灣百科全書應注意之事項
國外的權威百科全書其編輯過程往往動輒上百人投入,而且涵蓋各式各樣不同職責的編輯群以及著作群—例如:在編輯群方面,除不同層級(助理或資深編輯)與主題編輯外,還有專責版本事項的編輯(Copy Department)、索引編輯(Index Department)、書目編輯(Bibliographers)等;在著作群方面,則有著作者與諮議者(Contributors and Consultants)、諮詢委員會(Consultant Committees)、顧問群(Advisory Board)等,可說是相當有規模、有組織地進行百科全書的出版。因此台灣在著手編輯本土化百科全書之前,亦需注意編輯群的遴選與設立,充分了解其對百科全書品質的直接影響力。
除編輯群的組成議題外,百科全書的內容範圍、編輯體制、版面設計、索引編排等,亦為評鑑一部百科全書良窳的準則;不過,這些準則多屬編輯出版上需考量的細節。真正影響百科全書品質的重要編輯概念還有:客觀性、權威性、撰寫筆調、持續性等,以下即針對這些議題進一步討論,作為台灣在編纂本土百科全書時應注意的事項與參考。
客觀性:任何百科全書都希望自己是客觀的,但站在「文化詮釋權」的觀點,百科全書的編輯者一定有其主觀意識,不可能做到完全地公正客觀。以美版百科全書為例,其內容往往從美國文化的角度出發,使得連與美國淵源最深的英國都覺得其美國觀點太重,更何況是其他語言的國家。由此可知,百科全書的客觀性實為一項非常重要,卻不易達成的目標。…然無論如何,客觀性仍為百科全書編輯者必須注意且值得追求者。一般而言,在客觀性方面比較常見的問題包括:性別偏見、種族偏見、政治偏見、爭議性事件和國家民族意識等……。
權威性:權威性一向是百科全書的評鑑要素之一。近年由於資訊科技之發達,電子出版快速發展,以致於出現許多新的出版形式,而這樣的背景對於百科全書的權威性有些許衝擊。舉例來說,Wikipedia便是一種全新的線上出版形式,透過網路,任何人都可以編輯其中的款目,供網路使用者免費檢索(註32),雖然說這樣的出版方式大大改善了百科全書更新的問題,可是在內容的權威性上,卻是值得商榷的。雖然在工具書的出版上,必須能在新穎性與權威性之間做出適當的拿捏;但對百科全書內容權威性的要求有時甚至高於新穎性的條件。
撰寫筆調:除了客觀性與權威性外,撰寫筆調也是撰寫百科全書時必須注意的事項。雖然絕大多數百科全書的編輯者均希望其出版的百科全書可以符合各年齡層讀者的需求,但事實上,成人、青少年、兒童對文字的理解與感受能力一定存有差異,因此在百科全書的撰寫筆調技巧上必須有所注意。一般公認最適當的百科全書撰寫筆調為「金字塔筆調」……。
持續性:對於一部百科全書來說,持續性可以說是維持其新穎性以及品質之重要特質……。因此一部百科全書的完成,並不是結束,而是漫長持續更新過程的開始。大致而言,持續性的更新有幾種作法:出版修訂版、出版補篇增加新款目、每年出版年鑑等。
6.台灣百科全書出版事業之困境及因應之道
(1)面臨之困境:與英美相比,台灣未免顯得學術薄弱、人才不足,故編纂百科全書時往往必須仰賴國外百科全書的資料。……因為百科全書包羅萬象,往往需要地圖、解剖圖或結構圖作為說明,但無論是請國際性圖片公司代為搜尋,或是自行研究、繪製,都必須要花費相當高的成本。但以台灣出版者的能力以及銷售市場來看,一般業者並無法負擔這樣的成本。
(2)因應之道:以《大英百科全書》第15版為例,其耗時15年(10年規劃設計,5年寫作編輯),4000名學者參與撰稿,全盛時期公司聘雇400名編輯,耗時250萬小時,耗資三仟二佰萬美金(1974年之三仟兩佰萬美金)(註35),即使是《中國大百科全書》亦歷時15年才編製完成,由此可知要編纂品質優良的百科全書,三、五年的投資可能是不夠的。因此,筆者認為無論是政府機關或私人企業,欲為已沈寂數十年的台灣百科全書業擔任打頭陣的角色,事先均需對此工作之艱難與代表意義有充分的體察與認知。……無論是由政府主導或民間出資,都希望將持續修正列入考量,一套百科全書若不能持續修改,其權威性與新穎性都將喪失,很容易失去其原創的價值和功能;唯有持續修正才能維持百科全書的品質與新穎性。
7.結論
……事實上,百科全書目前已邁入電子化,電子化的百科全書(不管是光碟、線上或網路版),應該更能發揮百科全書在學校教育上的功能,尤其是在科學普及教育上。
……事實上,美國之百科全書之所以有今天,雖然與其歷史淵源有關,但和其行銷市場廣大更有關連。英語撰寫之百科全書,不僅行銷英語系國家,許多非英語系國家亦是買主,挾著語言上的強勢,輸出強勢文化所詮釋的觀點(因此很多人將其稱為「文化侵略」)。以鄰近的日本為例,在其四套較具規模的百科全書之中,即有一套是以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為基礎,翻譯並加入日本及亞洲的資料而成,類似台灣的美版中文百科全書……。由此可知,百科全書最重要的存在價值還是在於其所代表的文化意義,凡是文化發達的國家,均相當重視本土化百科全書的編纂。
筆者認為,在選擇編輯、主導台灣百科全書的負責單位方面,若由政府機關進行台灣百科全書之編製作業,最大的好處即在於解決資金與人力的問題,但需注意內容的客觀性;若由企業界以回饋社會的原則下成立類似「大英百科全書公司」或「世界圖書公司」之類的出版社,也是一種可行的形式,因為企業在觀點以及客觀性較具超然態度,不過龐大的經費將成為一大負擔。而為避免此文化事業被市場經濟所犧牲,國家與企業均應該挺身而出,早日出版台灣本土的百科全書,保存我們創造出的文化、思考和價值觀。
◆張俊盛〈資訊科技可以作什麼?〉
1.百科全書的規劃與製作
|
1.2 |
分析紐約公共圖書館參考熱線的問題
(The Book of Answers; NYPL Desk Reference)
|
|
|
1.4 |
分析大英百科全書或Encarta的詞條(220,000條) |
|
1.5 |
分析不同詞條的撰寫的基本格式與資訊
(參考朗文當代英語辭典LDOCE的定義)
|
|
|
1.5.1 人:領域、人名、別名、筆名、生卒日、作品、事績 |
|
1.5.2 地:古地名、人口、行政區、物產、地圖 |
|
1.5.3 動植物:生物分類、原產地、分佈地、用途、圖片 |
|
1.5.4 術語 |
|
1.6 由語料或網路,決定詞條的頻率、重要性、分類、台灣關係度 |
|
1.6.1 |
U-2 事件(在Encarta詞條內)頻率高,和台灣關係度高 |
|
1.6.2 |
人名(近五年台灣在中央通訊社最常出現的1000
人,
最常出現的100個藝術家等) |
|
1.6.3 |
台灣特有的動植物 |
|
1.6.4 |
全台鄉鎮地名、古地名(明、清、日本殖民地、中華
民國時代) |
|
1.6.5 |
對台灣特別重要的學科術語(地震、颱風、英語教學、
傳教士、棒球、資訊工業、半導體工業) |
|
|
1.8 |
由語料或網路,依照詞條的人、事、時、地、物的不同屬性收
集基本資訊(頻率、領域、人名、別名、筆名、出生逝世日、作品、事績古地名、人口、行政區、物產、生物分類、原產地、分佈地、用途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