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看兩岸圖書出版合作的機會與發展

2006年9月20日在「第二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的討論提綱 ◎王榮文

由於出版產業在兩岸的特殊性,討論這個議題可聚焦在兩大部分:

(1)現有法規許可與鼓勵的機會與發展

(2)需要有共識並突破法規的機會與發展


即使我們每個人的身分角色和興趣不盡相同,但我們討論圖書產業的合作機會與發展,不會脫離「出版創作端 → 出版製作端 → 出版流通端 → 出版閱聽端」的價值活動範圍,我也假設出版產業或整個文化產業的工作核心是去創造或經營各個價值活動中的智慧財產權(IP或 copyright)。

 

由於中國崛起,華語文將成為世界第二大主流語種,全球華人也得到一個歷史上千載難逢的機會:將可以用共同的中華文化根源滋養、用不同地域的美感生活經驗,替新世紀新世界創造與貢獻新的人類文明。因此,兩岸合作的最大發展機會,就是兩岸出版人共同找定對的「選題」、對的「作者」,為分眾「市場」做對的「編輯製作包裝」,分享資源技術,一起服務讀者,走向國際。

走向國際指的不只是各國菁英未來在使用華語文教材時,中華文化可隨之傳播(language learning & culture dependency),指的更包括華人菁英必須共同創造新著作來吸引未來的「華文通」。目前華文世界與英文世界在知識產權的輸入輸出比例仍相當懸殊。 

 

韓國人發展文化產業,有一明確的方向口號,那就是 “One Source, Multi-use”。他們選擇以電視電影做為內容旗艦,更重要的目標是創造一個無所不在的數位與網路環境,讓同一內容可以隨時轉化到internet、手機、PDA、ipod等各種載體,服務全球。即使我們把 “One Source, Multi-use” 限定在兩岸圖書出版思考,也可以是「一個選題、兩岸分工、多種版本、不同數位載體」。的確,除了各種語文紙本的合作外,Google所說:在中國大陸有 2.5億人擁有手機、1.2億上網人口,它所提供的數位出版商機,絕對是兩岸出版人不可忽視的合作與發展機會。 

 

知識的創造、加值與流通,其歷程隨機、細緻也繁瑣,成事在人,而出版就都在累積與經營個人和公司的品牌。出版產業講究產銷一體思考,一本書的成功從選題發想、讀者設定到編製推敲、通路連結,甚至定價策略、行銷方案等,無不環環相扣。可惜現有的兩岸法規,並不允許對方互開出版社,也不鼓勵在對方書市經營出版品牌。台灣的圖書出版業大多都是私人企業,政府也幾乎不干涉此一意識型態產業的內容產製流通。中國大陸到目前為止,尚不核可私營出版社牌照,也不允許兩岸出版合作時在封面上雙方掛名。但大陸允許經營作家,也開放書店及批發執照,唯一不開放的是出版社以及書號。

我們可以理解和尊重大陸對出版產業的謹慎態度,但為了兩岸出版人才、技術更有效益的交流,為了兩岸共同走向國際的發展企圖,我們在這裡正式建議:每年開放 1000個書號、10個雜誌刊號給台灣出版人統合使用,讓他們有機會在大陸練習完整的出版產銷體系經營。

我們也接受大陸指定的國營出版社可負責每一本書的終審權,以確保每一書刊的出版並不會挑戰大陸法例。  

 

跟上述法令開放有關的,還包括更積極的鼓勵人才交流。我知道大陸出版人才常受邀在日本、德國、美國的出版社工作,可否也讓他們來台灣?「出版」講究「從做中學」,透過工作實踐,更能交流彼此的虛實。台灣的出版同行如被大陸出版朋友看上,我們也會鼓勵他們去大陸工作三個月、六個月甚或一年。「優勢互補、強強結合」講的不就是這種觀念嗎?當然,關鍵還是在新聞出版總署要不要接受這種政策。  

 

關於兩岸圖書的相互進出口,雖然台灣也有設限,但簡體書在台灣書市的流通基本上是順暢的。而台灣繁體書到大陸,由於各省各地各次的進口審查人員標準不一,同一本書可能面臨在不同省市的不同命運。為今之計,建議新聞出版總署責成一個單位統合與簡化台灣書的進口審查業務,並公告上網,俾利兩岸圖書流通。